人體生命的智慧

林於灝(五十五)

  法國生理學家Glaude Bernard觀察到一個現象,即使外在環境的條件有所變動,但人體的內在環境仍然會維持住一個相當的安定性、穩定性。美國生理學家Walter Cannon在1932年所出版的《Wisdom of the body》一書中,把這種內在的安定現象,稱為恒定(homeostasis)。
  人體調節恒定現象的機制,包含感受器(sensor),整合中心(integration center)及作用器(effector)三個部份。
  當感受器偵測到內在環境中的因子,偏離設定值(set point)時,就會將訊息傳送到整合中心。整合中心經過研判分析各種訊息的強度,便會讓作用器的活性增強或減弱。
  整合中心大都位於腦或脊髓中的特定區域,但有時也可能是一群內分泌細胞。作用器則通常是肌肉或腺體。
  大多數內在環境中的因子,都由數個作用器所控制,而這些作用器的作用通常是相互拮抗的。也就是說,當某種作用器的活性增加時,與之相對應的拮抗作用器其活性便會減弱。
  我們可將作用器的調節作為,視為「防衛」設定值免於被偏離。例如當血糖低於設定值時,作用器會使血糖上升。而血糖高於設定值時,另一種作用器會使血糖降低。
  因為這種調節的方向,是與當下設定值被偏離的方向相反,所以稱為負迴饋(negative feedback)迴路。這種負迴饋迴路,在偏離設定值而刺激感受器之後,便會反應,因此內在環境就不可能是完全不變的。在這種狀態下,內在環境的各項條件,會在設定值附近上下起伏變動,也就是說,恒定是一種動態性的穩定(dynamic constancy)。
  恒定的概念,對於瞭解人體生理的運作極有價值。因為它協助我們明白許多不同的生理機制是為何又如何運作。
  恒定的概念,也是醫學診斷的主要基礎。當某人內在環境的某一種測量值,例如血糖、體溫或血壓,一旦被發現明顯偏離設定的正常值時,就顯示不能維持在體內的恒定狀態,醫生便會推斷這個人生病了。
  恒定的概念,對靜坐而言,也是一種重要的指引方針而值得探討。
  我們不難發現,與恒定現象相關的內在環境因子,包含血糖、體溫、心跳、血壓等等,都和生命的存亡密切相關。就因為攸關生命的存亡,所以一旦這些因子的狀態偏離設定的安全值,人體都必須隨時做出因應的調節。而且,這種調節的機制,不管白天、晚上,不管清醒、昏睡,隨時都必須持續運作。因而我們可將恒定現象的維持,視為生命智慧在人體的展現。
  靜坐的首要目標是健康,但健康的定義又是什麼?偏離設定的安全值而不能恢復,就是生病。因此,如果能夠維持內部環境的恒定,就可視為是「生理」上的健康狀態。
  恒定是由感受器、整合中心以及作用器所形成的迴路來調節。感受器與整合中心多數屬於神經系統,作用器則通常是肌肉或腺體,而神經、免疫與內分泌三個系統,正是維持恒定的鐵三角。
  我們要強調的是,在正常狀態下,人體就能藉由這鐵三角的運作來維繫恒定現象,而不須外力的介入。因此,對於恒定現象的維持而言,任何人為、蓄意的作為,都是介入的外力,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成為恒定干擾,增加調節機制的工作負擔,延長恢復恒定所需的時間。
Copyright ©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